索引号 | 5304002025161682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8-12 |
种好柑橘致富树守 牢防返贫底线——华宁县产业赋能促增收答好“防返贫底线怎么越筑越牢”之问
普天英边摘柑橘边唱幸福歌。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丹 文/图
“余大哥,摘柑橘去啦。”一大早,华宁县华溪镇黑牛白村委会黑牛白小组村民普天英背着背篓约上邻居就往柑橘地里赶。“以前种点玉米、蔬菜,一年到头收入2万元。后来政府鼓励种柑橘,不但发柑橘苗补贴,还教我们怎么种、怎么管护。现在,一年下来有20多万元的收入,日子好过多了。”普天英开心地说。
普天英家是黑牛白村的脱贫户之一,家里有6口人,2016年底脱贫,种植柑橘是其主要收入来源。目前,普天英家共栽种柑橘5000棵左右,有兴津、宫本、金秋等品种。“今年雨水多,挂果量大,收入应该比往年高。”普天英介绍。
柑橘产业是华宁县的脱贫支柱产业,也是华宁县乡村振兴的“金招牌”。华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光磊介绍:“2024年,全县共有14132户农户种植柑橘,销售收入14.36亿元。盘溪镇、华溪镇作为柑橘种植的重点乡镇,其中50%的脱贫户户均柑橘收入达7万余元。”
“我们村就是以种植柑橘来脱贫致富,守牢防返贫底线的。”黑牛白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周雪丽表示,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是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硬任务和必须守牢的底线,必须保持警惕、精准施策、常态长效。
“每月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是我们驻村工作及村‘两委’班子工作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一项。”周雪丽补充道,“我们平时通过入户走访、群众自主申报,结合每月县上、镇上反馈到村委会的预警信息开展动态监测工作。入户不仅是及时了解群众的困难,更多的是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送到群众家中,比如近期开展的雨露计划、外出务工交通补助、脱贫户小额信贷等政策,通过入户宣传讲解,让更多有需要的群众及时享受到国家的政策红利。”
为发挥金融帮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今年以来,黑牛白村持续深化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扎实做到“应贷尽贷、以贷促兴”,切实为当地柑橘产业发展注入动能,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据了解,黑牛白村共有86户脱贫户,今年已有51户脱贫户申请办理小额信贷,为发展柑橘种植注入新动能。
衡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效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收入有没有增加、就业是不是稳定、生活是不是幸福。周雪丽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积极带动当地村民一起种好柑橘这棵致富树,让大家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以前去田里的路特别难走,上山施肥、摘果全靠人力。现在好了,政府给钱把路修通了,家里有两辆三轮车,车子可以直接开到田边。我们还可以申请学习、使用‘共享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省时省力,收成也好了。”细说起现在的好日子,普天英表示,在国家各种好政策的帮扶下,会努力种好、管好自家的柑橘树。“党的政策实在好,各族人民共繁荣,双脚走出致富路……”柑橘地里,普天英唱起“五三腔”响彻田间。
黑牛白村以柑橘产业持续增收的脱贫致富故事,是华宁县依托产业脱贫,守牢防返贫底线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华宁县紧盯“三个责任”“四项底线任务”“三个动态”,通过强化动态监测抓帮扶、聚焦兜住底线抓保障、紧盯产业就业抓增收,慎终如始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有力有效保障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守牢防返贫底线,巩固增收基础。今年以来,华宁县累计下达衔接资金2982万元,安排产业项目18个、资金2091.45万元;脱贫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3894人,辖区内5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113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38个,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2184人。
记者感言
在黑牛白村,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落地落实,让昔日的玉米地蜕变成种满“致富树”的沃土。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每月开展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通过“精准施策、精准服务”为群众带去“阳光雨露”,脱贫户借助金融活水,为发展柑橘种植注入新动能。从道路硬化到“共享无人机”飞入田间,“资金的扶持+技能的加持”让群众致富之路越走越宽。群众享受到的政策红利,成为他们心头的暖流和脚下的力量,激起了他们苦干实干的内生动力。
防返贫的堤坝如何越筑越牢?华宁县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守牢防返贫底线,要深扎产业之根,方有活水源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