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1708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8-13 |
玉溪久久为功守护好“三湖”碧水清波
2025年以来,玉溪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化实化“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明确生态环境改善提升三年行动湖泊保护治理五个专项工作,构建“1+4+N+年度清单”工作体系,采取“建、治、调、管、宣、战”六种手段,坚决抓好“三治一改善”措施落实,久久为功守护好“三湖”碧水清波。
聚焦“建”,突出精准有效,抓好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紧紧围绕已建工程查缺补漏、在建工程质量过硬、新建工程全面覆盖,全力攻坚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努力完善湖泊流域污水收处系统。抚仙湖流域排查解决错接漏接混接点位问题108个,截污治污水平不断提升;星云湖流域完善提升沿湖沿河45个自然村污水收处系统,截污治污系统逐步完善;杞麓湖流域254个自然村完成污水收处系统建设169个,截污治污短板加快补齐。
聚焦“治”,突出系统发力,抓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制定出台玉溪市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和包保工作机制,坚持把“一进七清”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推动完成一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万家和清河道、清湖滨带、清库塘、清沟渠、清田园、清管网、清化粪池等工作,清理湖泊流域看得见的污染存量16万余吨,河道库塘水质得到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让群众感受到了湖泊保护治理带来的“幸福质感”。
聚焦“调”,突出面源治理,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按照“临湖区禁、缓冲区调、外围区优”思路,推进产业结构、种植结构、生产方式“三项调整”,统筹政府、企业、群众“三个主体”,用好行政措施、价格机制、群众自觉“三种手段”,开展一场根本性的农业革命。2025年以来,抚仙湖流域种植环境友好型作物6.62万亩,星云湖流域种植环境友好型作物12.47万亩,杞麓湖流域种植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作物9.53万亩,临湖区种植水稻、荷藕、烤烟等7107亩。
聚焦“管”,突出全面管用,抓好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全面加强湖泊流域污水治理、垃圾收处、拦截抽提、藻华防控、应急处置、在线监测等六类设施设备运行管理,重点推动拦蓄带运行管控责任网格化、管控分区化、调度系统化、管理常态化,汛前完成腾空清淤晒塘、防控演练、精准巡查、建立台账等“六个一”工作,汛中压实重点闸门泵站网格管理责任,推动拦蓄带存水统一调度、全域调度、精准调度。
聚焦“宣”,突出力量汇聚,抓好管湖治湖全民参与。坚持全方位发动、立体式宣传、全景式曝光,营造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人人共治的良好氛围。2025年以来,推动开展湖泊保护条例示范性宣讲65场次,开展网络竞答3轮、“六进”活动400余次,发布“条例知识卡”31期,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受众人数达3万余人。同时,深化“党建+河(湖)长制”,深入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沿湖群众等多元力量参与管湖治湖,凝心聚力打好湖泊保护治理攻坚战。
聚焦“战”,突出治理成效,抓好各项措施任务落实。不断健全县、镇、村、组四级组织指挥体系,构建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推动一个领导负全责、一个机制管全盘、一个专班管全程、一条主线贯全局。特别是针对杞麓湖水质脱劣攻坚工作,构建了市级领导挂点、市直部门联系、县级领导包片、县乡村合力攻坚的治理体系,形成了市级领导督促指导、市直部门帮助支持、县级领导包保、县乡村攻坚的工作格局,全面统筹推动各项措施任务落地落实。(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施宇 通讯员 何永俊)
相关阅读:
- 玉溪市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2022年度) 2023-01-28
- 我市以“强体魄”为抓手纵深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 2025-08-13
- 玉溪师范学院(中央专项)星云湖野外观测研究站科教融创平台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2025-08-12
- 云南玉溪明欣有限公司江川分公司食堂猪肉、水果供货商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8-12
- 玉溪高新智慧城片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服务项目成交公告 2025-08-12
- 玉溪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2025-2028年电梯维护保养服务项目(二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8-12
-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新创现代滇剧《风云滇缅路》编剧服务采购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公示 2025-08-12
- 玉溪滇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新创现代滇剧《风云滇缅路》编剧服务采购项目(二次)终止公告 2025-08-12
- 云南省玉溪监狱工会2025年报废资产处置项目询价结果公告 2025-08-12
- 云南省广场舞(健身操舞)大赛在玉溪举办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