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17474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8-15 |
华宁延伸柑橘产业链交出深化农村改革新答卷
以改促活 以特制胜 链式发展
——华宁延伸柑橘产业链交出深化农村改革新答卷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伏荣丽 夏梦芸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重要部署。结合如何回答好省委书记王宁提出的“农村改革怎么深化”之问,坐拥15万亩柑橘的华宁县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通过多元路径推动“家门口”的资产用起来、活起来,走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之路,柑橘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
盘活闲置资产
实现财富增长
进入柑橘采摘季,云南华宁邦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选果厂逐渐热闹起来。这座选果厂的前身是华溪镇独家村的闲置地块,2022年,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与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建设选果厂、冷库、商铺等设施,按照各方投资占比进行收益分配。如此一来,既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柑橘交售渠道,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我们与水果商共同成立云南华宁邦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第三方负责运营管理,村集体每年能获得10万元的分红。”独家村村委会委员杨洋说。
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近年来,华宁县围绕柑橘产业链的延伸,积极探索土地流转、集体入股等多元路径,建设服务中心,让“沉睡”的资产重焕生机。在华宁县的各村各寨,闲置土地“变身”厂房、商铺,闲置集体房屋改造成仓库、冷库,财富随之不断增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华宁县将众多柑橘种植散户、小户纳入标准化生产体系,使得每公斤柑橘售价较市场高出1至1.5元。
不仅如此,在独家村,村民们在自家柑橘采收完毕后,还能在选果厂找到新的增收机会。大路竜小组村民白木珍家种植了六七十亩柑橘,通过订单生产模式,她家的果子在地里就被收购商预订。闲暇之时,她就到选果厂从事柑橘包装工作,又增加了一份收入。“可以带着孩子来,经济抓了,孩子也领了,每个月还能挣到三四千块钱。”说到这份打工收入,白木珍很是满意。
云南华宁邦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钱双也表示:“按照就近就业原则,我们这里距离独家村近,每年可提供200到300个工作岗位,比如打包、分选、卫生打扫,包括食堂工作人员。”
独家村对闲置资产的成功盘活,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老“树”发新枝
“颜值”“价值”双提升
夏秋之交,南盘江畔果木葱茏,位于华溪镇小寨村的华宁华溪朵洛休闲娱乐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每到周末,许多城里人呼朋引伴,前来感受田园风光、呼吸清新空气、享受乡村生活。
小寨村的蜕变并非偶然。近年来,小寨村不仅与企业合作建起了选果厂、包装厂,还以3亩土地和15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入股华宁华溪朵洛休闲娱乐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民宿、餐饮、农事体验及休闲娱乐等多元业态。同时,40多户村民自发整合250亩土地,通过合作社与田园综合体合作,种植蔬菜、西瓜、柑橘等供游客采摘。2024年,小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000元,较2023年增加了1000元。
华宁县地处滇中湖盆区南缘,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水源充足、水质好,为柑橘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华宁就已开启柑橘种植的历史。自20世纪70年代起,经过40余年的精心培植与发展,华宁柑橘凭借早熟、优质的特点,声名远扬,成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柑橘产业也发展成为有规模、有品牌、有效益的支柱产业。
然而,长期大规模的柑橘种植虽让乡村“颜值”提升,但部分村庄却因产业结构单一,面临增收难题。如何将美丽乡村的“颜值”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价值”?华宁县给出的答案是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之路,依托柑橘产业优势,在小寨、甫甸等村庄打造农文旅项目,让传统柑橘产业这棵老“树”萌发出新的枝叶。“下一步,我们还计划依托河流开发漂流项目。考虑到与村集体的合作,无论项目盈亏,每年都会给村集体6万元到7万元的保底分红。”谈及下一步的发展,华宁华溪朵洛休闲娱乐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负责人普锐表示。
从独家村盘活闲置资产到小寨村探索农文旅融合,华宁县通过不断创新思路,实现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突破。
改革赋能
铺就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思路一变,变出发展新道路;角度一转,转出一片新天地。通过走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之路,华宁县柑橘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3900余户橘农和100余户柑橘企业获得超8亿元的“柑橘贷”,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以上。华宁县以做优服务链为基础,做强产业链,进而提升价值链,最终构建起群众增收链。
华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光磊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华宁县很多村组通过柑橘产业,增加的集体收入在5万元至20万元不等。集体收入增加后,就能够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可以自己办自己的事,比如建设幸福食堂、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设施,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乡村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华宁这片柑橘飘香的土地上,我们目睹了从“一块地”到“一条链”的华丽蜕变。独家村闲置地块的华丽变身,小寨村田园综合体的蓬勃发展,都标志着传统农业正在完成从“春种秋收”到“四季生金”的进化。华宁县的实践充分证明,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产业叠加,而是要让资源要素像柑橘汁水一样充分流动起来。这种“以特制胜、链式发展”的华宁解法,正为农村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期待更多地方能像剥柑橘般层层突破,让乡村振兴的硕果挂满枝头,承载起更多希望。
相关阅读:
- 以改促活 以特制胜 链式发展——华宁延伸柑橘产业链交出深化农村改革新答卷 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