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61747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8-15 |
书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玉溪生态答卷
书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玉溪生态答卷
——写在2025年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
抚仙湖琉璃万顷,湖山清胜。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曾永洪 摄
编者按: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全社会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了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本期《关注》把目光投向我市生态环境保护一线,展示玉溪生态之美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激发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共同守护玉溪的绿水青山。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夏娜
盛夏时分,玉溪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里白鹭翩翩、睡莲静绽;八十公里外的抚仙湖畔,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好似一面巨大的明镜,倒映着蔚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徜徉在这般秀美山河之间,玉溪独有的生态魅力让人沉醉。
今天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玉溪牢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多措并举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奋力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答卷。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玉溪建设步伐坚定。
聚焦“六字” 抓实“三湖”保护治理
来自生态环保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年1至6月,抚仙湖有水监测的13条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超92%,截污治污问题解决整治166个;
星云湖拦蓄带、湿地库容由191万立方米增加到209万立方米,原位除藻、人工清藻、移动控藻等措施的施行,促使蓝藻水华得到有效防控;
杞麓湖计划今年完成的131个自然村截污治污工程全部开工,流域种植环境友好型作物近10万亩,完成节水节肥设施农业超过7000亩……
一项项工作成效的背后,是全市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问题,统一思想、全面发力,聚焦“建、治、调、管、宣、战”抓实“三湖”保护治理付出的行动和努力。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对照“建、治、调、管、宣、战”工作要求,玉溪建立健全县、镇、村、组四级组织指挥体系,构建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特别针对杞麓湖水质脱劣攻坚工作,构建了市级领导挂点、市直部门联系、县级领导包片、县乡村合力攻坚的治理体系,扎实推动各项措施任务落地落实。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治湖关键。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推进产业结构、种植结构、生产方式“三项调整”,统筹政府、企业、群众“三个主体”,用好行政措施、价格机制、群众自觉“三种手段”,通过系统治理、科技赋能和长效监管,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从“治标”向“治本”转变。
同时,着力加强湖泊流域污水治理、垃圾收处、拦截抽提、藻华防控、应急处置等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推动拦蓄带运行管控责任网格化、管控分区化、调度系统化、管理常态化,全面构建起了从村庄到田块、从库塘到沟渠、从河道到拦蓄带、从湿地到湖体的全链条阶梯式设施管护体系。
“玉溪以开展生态环境改善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在‘三湖’保护治理上开启了一场全面、系统、彻底的攻坚战,久久为功抓落实,我们坚信‘三湖’一定能保护好、治理好。”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
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如何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玉溪从建立有效机制、清单化梳理、具体化落实入手,制定印发《玉溪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动真碰硬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防范土壤环境污染风险。
几场夏雨过后,玉溪空气清新、天气凉爽,让人顿感畅快。截至6月30日,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未出现重污染天气。
在生态环保部门的专业人员看来,这得益于我市及时启动污染天气一级防范应对的11项具体工作,持续推进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项整治、从严管控建筑施工场地和道路扬尘污染、强化烟花爆竹燃放污染管控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
水污染防治方面,截至目前,“三湖”流域推广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作物30万亩,“三治一改善”项目已完工29个、完成投资41.67亿元。常态化开展“河长清河清漂”行动,发动人员47236人次,清理河沟1204条。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护饮水”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
护净土方面,我市扎实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深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重点建设用地联动监管,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100%。开展固体废物处置“六大行动”,建立完善固体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监管、调度机制,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有序推进。
学好“千万工程”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进村道路笔直开阔、车辆停放有序、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当记者来到华宁县宁州街道甸尾社区沙果村小组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道路两旁鲜花盛开,美丽乡村风景秀丽。村民们连连夸赞:“这几年村里持续不断地开展环境整治,让大家住得开心、生活舒心!”
“我们农村不比城里差!环境好、空气好,到处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责任要担、有具体的卫生活计要干,大家一起管理、一起爱护、一起享受。”在峨山县双江街道登云社区安常小组,几名在坝塘边垂钓的村民乐呵呵地说。
农村生活环境如何?村民走什么村道?怎么处理畜禽粪便?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直接关系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实打实的民生大事。
环境就是民生。玉溪积极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污水处理、拆临除违、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我市制定出台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和包保工作机制,把“一进七清”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建立完善村规民约、门前“三包”、以工代赈等长效机制,用好“红黑榜”“美丽庭院”“清洁标兵”等评选制度,着力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动员群众全面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在建立完善“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五级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农村临违建筑和危旧房屋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全市农村基础设施覆盖率不断提升。
截至6月底,全市乡镇镇区、村庄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00%、95.25%,累计清理生活垃圾13.19万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废弃物3.7万吨;打造“三小园”1661个,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39.73万人次。全市累计拆除临违建筑和危旧房屋6.01万宗、占地面积568.7万平方米,实现100户以上人口自然村公厕全覆盖,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9.61%。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典型引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看到隔壁乡、隔壁村更干净、更好在,村民们就会被激发起‘比学赶超’的劲头。”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抓点、连线、成片、促面”的工作思路,我市打造了红塔区春和街道孙井社区、江川区宁海街道朱家庄社区、元江县红河街道桥头社区曼费小组、新平县平甸乡宁河村阿梯左小组等一批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社区)、组,通过示范引领,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逐绿前行 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更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
在位于新平县的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数十米深的矿井下,记者步行近90分钟,沿途见不到任何“脏乱差”痕迹,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坑口边坡的草丛葱郁、井区四壁的处处绿意。
一座矿山之绿,是玉溪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缩影。
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市坚持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单位节能管理,让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加鲜明。
今年以来,全市20个新建光伏项目开工7个,13个在建项目有序推进,新平县新型储能项目建成投产。1至5月,绿色能源风电、集中式光伏并网28.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28.7万千瓦,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0.67%,绿色建筑占比达100%。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工业节能降碳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聚焦全市钢铁、水泥等26户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监察,我市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全力完成“十四五”工业能耗目标,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助力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 玉溪市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2022年度) 2023-01-28
- 华宁延伸柑橘产业链交出深化农村改革新答卷 2025-08-15
- 以改促活 以特制胜 链式发展——华宁延伸柑橘产业链交出深化农村改革新答卷 2025-08-15
- “添翼计划”为困境儿童插上追梦的翅膀 2025-08-15
- 元江曼费村生态美产业兴 2025-08-15
- 通海县“一调两减”筑牢杞麓湖生态屏障 2025-08-15
-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峨山校区校企共建“书香超市·共读空间”项目(二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8-14
- 玉溪高新区融创投资有限公司(含两家子公司)2025年常年法律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 2025-08-14
- 玉溪举办大学生“返家乡”实践分享会 2025-08-14
- 玉溪举办大学生“返家乡”实践分享会 2025-08-14